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全球播报:成都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启新篇:2022 年总资产突破 7000 亿元 金融服务质效全面提升

时间:2023-05-04 03:01:1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蹄疾步稳推进业务发展和深化改革、体制机制逐步完备顺畅、金融服务质效全面提升、地方法人银行比较优势巩固凸显…… 4 月 28 日,成都农商银行披露 2022 年年度报告,用一连串扎实的经营成果数据书写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资料图)

2022 年,是成都农商银行成立 70 周年,也是其 " 十四五 " 规划制定后落地实施的第一个完整年度。财报显示,2022 年,该行完成营业收入 155.30 亿元、同比增长 12.08%,实现净利润 51.90 亿元、同比增长 15.25%,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0.07%、同比提升 0.56 个百分点,主要经营指标位列全国前十大农商银行前列。

过去一年,成都农商银行紧盯 " 上市银行、万亿银行、标杆银行 " 的发展目标,主动服务地方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全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资产和存贷款规模均攀上新高峰,同时不良贷款率降至 1.48%,拨备覆盖率升至 285.37%,资产质量和风险抵御能力持续提升,进一步夯实了业务发展根基,也在新发展阶段实现了更大的价值创造。

经营创效——立足地方服务大局 贷款增速超 20%

财报显示,截至 2022 年末,成都农商银行总资产达到 7212.86 亿元,创挂牌开业以来历史新高。

从资产端看,成都农商银行去年贷款规模快速增长,截至 2022 年末,贷款及垫款总额 3685.39 亿元,比年初增加 625.72 亿元,增幅达 20.45%,同比多增约 4.5 个百分点,也创下近 9 年来同期最大增量和最高增速。

信贷投放力度的显著增大,与成都农商银行在区域大局中的职责定位及资源配置重点密不可分。作为成都市属国资持股比例最大的一家银行,该行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持续加大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和成都都市圈建设的服务力度,积极支持高品质公共服务改善和宜业、宜居环境打造。

2022 年,围绕成都市委市政府 " 三个做优做强 "" 四大结构 " 优化调整、城市有机更新、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等重大部署,成都农商银行集中加大金融资源供给,对公贷款规模快速攀升。截至年末,全行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达到 2700.40 亿元,同比增加逾 400 亿元,增长 17.62%,为近 5 年来最大增幅。

此外,围绕 " 中国制造 2025",聚焦成都市委市政府产业建圈强链等重大部署,该行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加大重点产业、链主及优质配套企业授信力度。截至 2022 年末,已为 37 户成都链主及优质配套企业提供贷款支持 51.86 亿元,为 1806 户链上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395.01 亿元。

在负债端,成都农商银行过去一年亦有显著增长。截至 2022 年末,负债总额达到 6677.65 亿元,比年初增加 991.49 亿元,增幅 17.44%。其中,吸收存款 5267.75 亿元,比年初增加 648.30 亿元,增幅 14.03%。

值得一提的是,2022 年,随着该行加快推进零售转型,其年末储蓄存款规模达到 3683.98 亿元,较年初增加 530.52 亿元,同比增长 16.83%,增量、增幅创下近年新高,储蓄存款继续保持成都市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第一的领先优势。

发展提速之下,成都农商银行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厚。在英国《银行家》杂志 "2022 年全球银行 1000 强 " 榜单中位列第 214 位,较 2021 年提升 17 位;在中国银行业协会 "2022 年中国银行业 100 强榜单 " 中排名第 37 位,位列省内法人金融机构首位。

主业凸显——加大涉农信贷投放 普惠小微贷款年增近百亿

作为成都市网点最多、覆盖面最广的银行,成都农商银行 80% 以上的网点扎根县域及以下地区,在全国 7 个省(自治区)34 县(市)发起设立了 39 家中成村镇银行,村镇银行数量位居全国前十大农商行第一。

2022 年,成都农商银行持续发挥乡村振兴和三农领域的主力军和引领优势,专设乡村振兴金融部,聚焦重点涉农产业、重点项目,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作为金融服务 " 三农 " 的头等大事," 整村授信 "" 银村直连 "" 银农直连 " 对全市乡镇、村社覆盖率达到 80% 以上,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

截至 2022 年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8.95%,达到 1912.42 亿元,占全行贷款比重一半以上;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 314.15 亿元,同比增长 20.38%;农村产权融资贷款余额 35 亿元、支农再贷款投放 55 亿元,均位居全市第一。

为了更好开展涉农业务,该行还不断强化科技赋能,丰富线上金融服务模式,2022 年投放 " 农 e 贷 "9.8 亿元、支持涉农经营主体 1.43 万笔,全年通过 " 农贷通 " 平台投放贷款 4697 笔、71 亿元,系统上线以来累计投放 230 亿元,位居成都市金融机构第一。

向三农倾注金融活水的同时,成都农商银行也在持续深耕普惠金融领域,全力服务实体经济,聚焦助企利民纾困,创新推出纾困贷、科创贷、园保贷、壮大贷、高知贷等创新产品,以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一揽子金融服务,精准对接服务小微企业。2022 年,全行投放小微企业贷款 903 亿元、2 万余户,投放加权平均利率 5.5%,较 2021 年下降 10BPs。

同时,该行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力度,出台 " 纾困贷 " 金融服务方案,推出线上化普惠小微重点产品 " 优业贷 ",不断扩大减费让利范围。截至 2022 年末,全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 457 亿元、户数近 4 万户,较年初增加超 99 亿元、户数 6700 户,普惠小微贷款规模在省内法人机构中排名第一。

品牌擦亮——发力特色金融 启动数字化转型 " 新引擎 "

乘势而上,当抢抓机遇。2022 年,成都农商银行积极发挥扎根乡村、下沉服务的优势,全面融入城市,围绕大零售,聚焦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打响了 "1+3" 特色金融服务品牌——

大零售方面,持续推动大零售转型,率先在零售业务上推进零售数据集市及数字化转型运营项目,配套建设 " 分龄段 " 零售产品架构体系,储蓄存款继续保持全市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第一的领先优势。理财规模连续跨越三个百亿大关,突破 710 亿元,位居全省法人金融机构第一。

乡村振兴方面,牢固树立支农品牌," ‘党建 + 金融’乡村振兴金融助理驻村行动、打造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 "" 创新农户线上贷款模式、推进涉农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 " 入选四川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十佳案例。

普惠金融方面,全面推广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普惠金融信贷服务,部分贷款产品在申请后实现线上秒级发放,截至 2022 年末,提供信贷融资服务累计 12 万人次,发放贷款累计 6 万笔、共计 300 亿元。

绿色金融方面,实现 " 落地四川省首单 CCER 质押贷款 "" 发布 2021 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 创近三年全国农村商业银行及西部地区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债券最低发行利率 " 等三个 " 首次 " 突破。截至 2022 年末,绿色信贷贷款余额 243 亿元,同比增长 90.76%。2022 年在四川省内 164 家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绿色金融评价中,连续多次位列第一名。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2 年,成都农商银行成立数字化转型管理委员会,新设了数字金融部,启动数字化转型规划和 IT 战略规划编制工作,强化业务数字化体系搭建、布局前沿技术、构建共赢生态、赋能业务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金融科技 " 新引擎 "。

"2023 年,是成都农商银行‘上市领航年’,我们将以上市为总牵引,全面构建‘一体两翼双擎’业务布局,全力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体经济迈步新阶段实体经济迈步新阶段,严守风险底线,朝着‘三个银行’目标奋力前行。" 成都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行将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发展空间和政策机遇,全面提升综合发展质效,不断夯实业务发展根基,积极打造自身发展特色,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农商力量。文 / 金浩

每日经济新闻

标签:

推荐文章